首页>新闻中心>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要闻
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国家滑雪中心建设任务
时间:2021-02-26
【 字体:

“建设高山滑雪中心,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挑战。”在集团领导亲切关怀下,历时三载,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城建华晟人用实干拼出“城建速度”、用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从巍峨雪域、峭壁蜿蜒到沟壑纵横,一段历史讲述北京城建的追梦故事…

从高山雪道到市政大桥,北京城建华晟在集团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引领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迎难而上,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建设任务变成了“可能”!

2018年,集团承接北京冬奥会国家滑雪中心项目建设任务,该地点需要开山建道,自上而下要穿过长达近2000米的坡面长度,形成可供应造雪系统和配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体。高山雪道施工由于其特殊性,受季节和气候限制大,技术领域可借鉴经验几乎为零,让诸多企业望而止步,施工建设面临的时间压力和施工难度可谓前所未有。

在集团领导的英明决策下,经多次考量、权衡之后,最终决定委派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城建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作为雪道及桥梁的主要实施单位,在接到集团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下达的施工指令后,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领导高度重视,义无反顾的冲锋向前,以城建铁军的铁血传承,敢为天下先,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冬奥盛会的圆满建成贡献力量。

一路连绵,不见他山。高山滑雪中心项目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的旗舰项目。项目涉及男女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滑降等十一个滑雪比赛项目,是整个冬奥会难度系数最高的建设项目。又因其工期紧、工程量大、建设标准高、政治任务重,倍受各级领导关注。此外,冬奥市政二标3号桥工程作为连接冬奥赛场内外的交通大动脉,因其施工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工期紧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积极响应集团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号召,勇担重任,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总经理高治泉统筹协调,常务副总经理王荣强任前线指挥,由李丽波项目团队负责高山滑雪中心项目,臧红雨项目团队负责冬奥市政二标3号桥等市政工程,开始了快马加鞭的开山之路。

 2018年1月,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调集精兵强将奔赴延庆海坨山。然而,摆在面前的是“高寒高海拔”、“山道崎岖”、“环境恶劣”、“生态保护区”、“材料运输难”、“无水无电”、“劳动力匮乏”、“环水保要求高”等等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因为该地区冬休期较长,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仅有16个月,能否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直接关系着集团乃至国家的声誉。

在项目建设前期,困难难不倒英勇的城建人。面对战线长、管理跨度大、危险系数高等诸多困难,前期进场人员无所畏惧,顶风冒雪,组建8人测量小组摸石上山,在狂风肆掠的山崖上、在虫蛇密布的灌木旁踏勘现场。

刻不容缓,快马扬鞭。2018年1月23日,项目总指挥王荣强带领李丽波团队成员进入施工现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经理部、施工驻地的选址及组建,在时而大雪纷飞、时而狂风肆虐的恶劣环境中安营扎寨,开始艰难临建施工。

这里山高林密,保存着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和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想要冬奥会的超级雪道徐徐展开,就需开山建道。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对施工航线上的植被进行移植备案,及对植被土表进行人工剥离。

由于海拔较高,土层被渗入的雪水冻得结结实实,更令人头疼的是在视线难及的部分,有更多的冰块需要去除。怎么办?没有趁手的施工工具,只能用电镐进行分离,再人工装袋集中囤放,用于项目建设后期土表恢复使用。

于是,高山滑雪中心施工现场出现了这么一群“低头族”,一丝不苟地清除土表,一直干到太阳落山为止。到4月底,才完成全部土表剥离15000方的施工量,原本就非常紧张的工期又缩减了。

销魂阻路百层,绝壁遮天千丈!这是对北京延庆区海坨山的真实描述。

在大约1400米的高处,时常刮着8级大风,身着厚重的棉衣站在这里,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冰凉。人员可以艰难上山,那么设备呢?开、挖、平、填仅仅依靠人工,难以实现。如何把设备开进山,成为阻隔项目前进的又一难题。

山石险峻,蜿蜒而下。面对山体近40°的陡峭坡度,数百米的高度落差,把设备开进山,就需要在山体修筑一条通行道。项目经理李丽波带领团队经过反复推论与验证,决定修出一条通行道。5月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缮,直线距离为350余米、包含14个弯折的一条依托山势的“之”字形“盘山小道”显露在山体之间。

7月天气变暖,高山上万物复苏。高海拔开挖作业的同时,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时刻提防各类毒蛇、毒虫的侵袭,项目建立了“防蛇”应急预案,强化人员安全教育知识培训,在施工处放置足量的防毒血清,在山脚配备应急车辆,最大程度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山路陡峭崎岖,大型机械设备根本无法用车辆运输。工程建设所需的挖掘机、推土机只能随工程推进缓慢开进深山进行纵深作业。

海拔2198米,对于建设者来说,这无疑是天险。雪道蜿蜒盘旋,含中间平台、山顶平台两个平整作业面,修建的盘山便道近3.8公里,坡度达40度,给材料运输造成了很多困难。

采用机械运输材料,不但运输进展缓慢,中途机械设备频繁维修,极高的危险性给施工带来巨大困扰。

为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项目建设前期,每名工人背负20余斤柴油,通过“之”字形“盘山小道”,走到中间平台及山顶平台作业处,一来一回需要近4个小时,人工运输耗时费力。为此,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领导多次调查研究,经过多方对比,最终决定采用最传统的运输方式——“马帮”运输材料。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多匹骡马组成的驮队有序往山上运柴油、食物、水等生活必须品。其实“马帮”运输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由于道路陡峭,上山、下山时需时刻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马队8月初进场,每匹骡马一次可驮运150公斤货物,一天可驮多趟,卸完材料的骡马都自发地往山下走。在山石遍地的施工现场,这群赶马的人和马儿,成为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今,在“之”字形盘山便道上,留下了一行深深的马蹄印。

山顶平台海拔2198米,落差900多米、长3000米的主雪道出了大致的轮廓,大型设备无法用人工和骡马搬运,9条货索的安装,需要直升机吊运工程建设急需的物资材料。施工环境恶劣,设备就位、维修困难,物资及后勤供应不及时等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青年突击队通过搭建帐篷的方式驻扎在山顶,实行人停机不停的24小时不间断作业,完成了山顶平台及中间平台的场地整平任务。

高山滑雪道的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高效完成雪道建设,需要对体量大、作业难的地点进行爆破处置,所需爆破位置处于结束区、中间平台、G索道。由于所处位置过于险峭,专业的运输车辆难以进山,只能由专业特种作业人员背负24公斤炸药上山进行安置埋放。据统计,项目所需爆破总量为75000方。

施工山体爆破后,产生大量土石方,如何往外运输,又成为困扰项目建设的难题。

为短暂解决土石方运输问题,数十台挖掘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序,甩运至山下,施工效率微乎其微。为了更好地解决土石方运输问题,项目联系多家运输单位,在配备专门的交通指挥人员的前提下,这些运输单位的车辆通过一条仅6米宽的“之”字形盘山便道,来回运输土方。都说上山难而下山更难,山势陡峭,在车中看不见前行的路,驾驶员完全是在凭感觉开车。山脚下,还未上山,累计就有80余辆土石方运输车的司机临阵退却。

天险建超级工程,其险堪比开凿蜀道。

难度技术和严峻的工期阻挡不了城建人前行的脚步,为项目如期、圆满完成施工节点任务,以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建铁军精神,组建李丽波、臧红雨、王成3支“青年突击队”奋战海坨山。

他们当中有经验丰富的基建工程老兵,有懂管理强技术的精英骨干,还有初出校门刚毕业的年轻学生,以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项目团队,勇于担当,带着北京城建的铁军荣耀,坚守在延庆海坨山巅。

基建老兵闫文良,夏立枝及高月龙、田超、高浪、刘座等年轻建设者们,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在海坨雪域高原的深山峡谷中,为了工程建设早日完工,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长年累月坚守在施工一线,那里是他们的主战场,一个个感人故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冲锋陷阵、勇挑重担,是他执着的追求;作为项目经理,他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都扎根在城建建设发展的热潮中,家人重病仍坚持工作,用激情谱写着自己人生的壮丽篇章。他就是国家滑雪中心工程雪道建设项目项目经理李丽波。孩子重病期间,正值山顶平台抢工作业的关键点,作为项目经理,李丽波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扎住在现场,了解工作进展,解决施工问题。

坚韧不拔、甘于奉献,是他的人生境界;1981年11月闫文良参军入伍,光荣的成为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2018年10月份,为如期、圆满完成指挥部下达的“一个月内完成顶平台2.5万方土石方开挖及平整工作”施工节点任务,作为一名基建工程老兵,光荣与梦想同在,使命与担当共存,在第一时间,带领团队登上海拔2198米的高山,山风呼啸、地冻天寒,在没有食宿、物资及后勤供应不及时等困难下,仅靠几顶搭建帐篷驻扎在山顶,紧盯现场作业,为保证每天的施工进度,晚上他还要与设备人员对接当日统筹完成情况及第二天施工安排,几乎每天都要对接至凌晨深夜。

一往无前、永不懈怠,是他的精神状态;作为一名有担当、但作为的新时代青年,始终牢记无危则安、无损责全,高月龙作为一名安全管理员,他用一颗赤诚的心,守护着雪山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等等,安全入场教育细化到人,每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准时开展,雪山项目无人员伤亡、无设备事故、无生产损失。

奋斗的日子最值得铭记。各种任务接踵而至,2018年4月底,完成全线边坡支护、B1雪道和G索道建设任务;5月底,完成缓冲区25000方土方回填任务;2019年8月,完成廊道工程施工;10月底,完成雪道建设任务;11月,国际雪联对高山滑雪中心奥运雪道工程认证通过,1月18日正式造雪;2020年5月完成所有索道工程建设;8月底,正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冬奥市政二标3号桥全长1120米,依山间河谷而建,大桥起终点落差高达50米,建成后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项目进出赛场的必经之路,是冬奥市政工程中工体量最大、技术和管理要求最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是进出冬奥赛场“咽喉要道”。

面对着安全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自然条件恶劣的艰苦条件,很多施工单位望而却步,认为这是一项难以完成的项目。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了此项工程,并委派臧红雨这位具有二十多年桥梁施工经验的“造桥专家”带队奔赴前线。

2017年6月15日,项目正式进场。7月15日,在开始桩基施工后,项目团队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小海坨山地质为石山,以花岗岩为主,含石率达80%以上,异常坚硬,几十斤的铁锤砸上去,对石体也不会造成损伤,这就给桩基钻孔施工形成极大挑战。

“岩石太硬了,钻机打孔正常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在这里打一个钻孔需要一整天,而且打到十几米就完全打不动”、“两公分厚的锰钢钻头,钻一会就成‘钢丝’了,仅钻头这一项,每分钟损耗就达1500元”,这是建设现场的真实体现。

由于地处延庆山区,海拔较高,冬季气温最低接近零下20度。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在3号桥高大的排架上,“大干100天,实现主体结构完工目标”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提前一个月完成节电任务,这是臧红雨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也是为项目团队和现场工程吹响的冲锋号!

冬奥市政二标位于山区峡谷中距离山下15公里,且上山只有一条狭窄山路,加之延崇高速、其他冬奥工程同时施工,道路经常拥堵,运输材料困难。由于运输道路的限制,钢梁在工厂内预制构件的长度不能超过15米,宽度不能超过3.5米。钢梁在现场的起吊高度很大,梁底离地面最大为43米。为了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高支架的搭设风险,尽量减少高空作业,减少起吊至桥位之后的高空焊接。经与道路等部门协调后只有在夜间将才能将小构件运输至现场,然后在场地内拼装成吊装段之后再进行吊装。

施工吊装现场地形及其复杂,停车场支线桥左侧为连接线3号桥,右侧为悬崖峭壁,并且位于山涧溪流的河道上方,吊装箱梁的重型机械设备难以立足。既要解决这一施工难题,又要确保对生态环境的最大限度保护,项目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将现场拼装胎架的位置进行适当的硬化处理,并通过铺设河道涵管并覆土填埋的方式,将原先的地面河道暂时改至地下,待工程竣工后再予以恢复。

由于地处山谷区域,地形复杂,这就使大型设备施工“束手束脚”。在第五轴和第六轴吊装施工中,一个处于山底,一个处于弧形半山坡,大型吊车根本无处“下脚”,技术团队多次试验、精心论证,确定全面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全程旁站,确保万无一失。

作为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2岁的年轻团队,能够参与冬奥工程建设,这支年轻团队深感使命光荣,但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施工中流下了汗水、泪水,但也收获了更多的光荣和成就感。

工程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不但工期紧、任务重,严重受地势气候影响,延庆地处北京之北的松山自然保护区,除常规施工任务外,加大了森林防火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极端气温也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温度较北京市区低10度之多,最低温度已达零下20度)。

斗完酷暑,又战严寒。受地势起伏影响,桥体离地平均高度超过29米,最高处达到42米,模架搭建高度超过10层楼房,通过建立BIM模型,精心模架设计、反复验算、多方论证、严格验收,确保了超高模架的安全可靠;施工工期紧张,施工场地又狭窄,模架需求量大,材料运输却十分困难;再加上延庆地区极为寒冷的冬季温度对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横亘在施工团队的面前。

一路走来,解决了施工诸多的拦路虎,项目团队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9月北京冬奥会市政大桥施工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在集团领导亲切关怀下,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作为集团专业化施工企业,从路面到桥梁到隧道再到市政管廊,在冬奥会项目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中,以敢打必胜的信心、攻坚克难的恒心以及重诚守信的决心,参与建设出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马尔代夫国际机场、北京冬奥会国家滑雪中心等一大批高精尖工程。

Baidu
sogou